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24日电 (郑小红 陈舒曼 孔晓睿) 7月17日至31日,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生存实践团在改革开放先行之地深圳,开展为期15天的“生存训练”。生存启动资金只有50元,队员们通过卖报纸、找工作、自主创业等方式赚钱,除了饭费、交通费,他们还要支付共计300元的房租费、10元水电费。 “生存训练结余的资金,也将用于公益项目。”队员陈悦说。 生存的挑战在到达深圳前就已经开始。在候车大厅5分钟的时间里,林华琳就卖出了第1个风车。 队员们挨饿省下餐饮费,甚至每天步行8公里只为省下交通费。 在餐馆工作的队员何简妤,需要参与店里所有的活儿。何简妤说,“以前在餐厅用餐的时候,从来没想到餐厅员工工作那么辛苦。” 对于平时生活安逸的大学生而言,“生存训练”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方凌霄是团队里第一个找到稳定工作的,他成功在一家游泳馆找到了游泳救生员的工作。音乐学专业的洪骋也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在一家教育公司获得了声乐节目编排助教的职位。 生存第一天的下午4点,已经找到传单派送、前台接待2份工作的叶蓓,仍在一家家公司前求职,最终成为了上市公司旗下品牌的新媒体运营实习生。 朱行健在福田区的一个金融机构找到了文员的工作。“在繁华的都市和精英人群中,感觉自己很渺小,也更加坚定回校后要更加努力,磨砺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朱行健说。 家教、翻译助理……三天来,队员们共尝试了20余种工作,无一人挑战失败。 据悉,浙师大生存训练活动已连续开展19年,先后在北京、西安、昆明等14座城市留下了足迹。该活动带领学生真正地走入社会、了解社会,体会“学会生存,高于生存”的要义,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探索,是全国高校中组织大学生开展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硕的高等院校“生存训练”活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