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7日电 (邓媛雯 张明瑶)珠海检验检疫局7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珠海口岸开展“绿蕾3”专项行动成果。截至10月25日,该局共截获种子、种苗835批次,近1100公斤;检出有害生物314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0种次,如巴西豆象、四纹豆象等,截获率和检出率均创历史新高,超过了前两次“绿蕾”行动的总和。 据珠海检验检疫局动植处处长乐海洋介绍,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对近几年来截获物的统计分析发现,截获植物种子种苗的批次增长较快,且手段愈发隐蔽,监管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质检总局连续3年组织开展“绿蕾”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加强监管。 作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拱北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已突破41万人次,历史性客流高峰对检验检疫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珠海检验检疫局拱北办事处科长陈伟琪介绍说,该局在拱北口岸首创的检疫官-X光机-检疫犬-红外探测仪四位一体查验模式实施后,针对性开包检查准确率从65%提升到95%,实现了通关效率和旅客舒适度双提升。 以拱北口岸日均15万人入境为例,‘犬’和‘仪’的运用,使旅客携带物过‘机’后无效开包查验次数日均减少50件,查验旅客平均通关时间节省20秒,较人—机—犬模式提高通关效率17%,有效提升了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检出数量,目前该模式已在横琴、九洲、跨境等口岸全面推行。 此外,珠海检验检疫局今年进一步固化关检合作机制,联合打击非法携带和邮寄禁止进境物和防止物种资源流失。该局与邮政部门、教育和环保部门携手,构建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国门生物安全联防联控机制,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