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本页位置:36365.com > 正文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携手暨南大学推动岭南文化进高校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8年07月22日 12:11     来源:中新网广东

岭南非遗文化展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共建单位揭牌仪式

  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20日电 (记者 郭军)7月20日,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共建单位揭牌仪式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举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成为“大讲堂”第五家共建单位。

  根据协议,暨南大学将与非遗中心在非遗传承、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实践考察、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助力大讲堂对于岭南文化的深入研习和传承弘扬。

  暨南大学副校长饶敏在揭牌仪式上致辞,希望大讲堂项目在社会各界及广东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与非遗中心紧密协作、越办越好,为“一带一路”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暨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与力量。非遗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表示,非遗中心将利用在广东省相关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自身优势,为暨南大学各国学子、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学习实践岭南非遗文化的平台,为传统文化教育、岭南非遗文化进校园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仪式结束后,双方领导和暨南大学的师生参观了岭南非遗文化展,对南粤大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了解和近距离的体验。粤剧、粤绣、广彩、醒狮、岭南医药、民俗节日等非遗文化,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参观者都大开眼界。

  参加活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吴依瑶同学学习古琴两年。她表示:“我非常热爱中华文化,参加大讲堂的研习不仅让我学会了古琴,也提高了我的审美水平和礼仪修养,更坚定了我今后从事中华文化传播的人生方向。”

  来自印尼的华文教育专业的谢稳龙同学说,“以前在学校的《岭南文化专题》课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的考察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岭南文化,也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岭南非遗文化,获益匪浅。”

  暨南大学学生来自115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同学居多。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大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和研习,暨南大学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东东翮堂本土文化促进中心、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建中华文化研习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项目。

  大讲堂以“逐梦一带一路,品读中华文化”为主题,以“礼乐诗书、一带一路、岭南文化”为主要内容,设置了研习班、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汇报演出、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微信公众号、“一带一路”实践考察、文化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学习项目,为广大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研习平台。(完)



[编辑:方伟彬]

分享到:31K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