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9日电 (记者 郭军)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当日,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和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华夏夕阳暖——全国老年肠道保健援助行”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在广州启动。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民政部原副部长徐瑞新,广东省委原常委、常务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肖志恒,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李滨生、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等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十三五”期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2亿,到本世纪40年代末,将超过4亿,约占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在这些老年人中,患有便秘等肠道疾病的占总老年人口的70%以上。持续的便秘,不仅使老年人身心备受煎熬,也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针对这一状况,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老龄产业服务基金、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和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联合推出“全国老年肠道保健援助行”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 据赵蓬奇介绍,援助行项目将从老年基本健康入手,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非接触式灌肠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以自诊所为监测终端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平台通过自诊所终端采集老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给予健康建议,老人也能利用手机APP来查询和追踪管理。其中的洁肠仪终端,是非接触式灌肠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非接触式方式向直肠渗入无菌温水,快速软化宿便毒素、清洁肠道肠壁、解决便秘等。洁肠仪终端设备荣获国家医疗器械证书和美国FDA认证等专业领域的认证。 据了解,中社老龄产业服务基金将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项目持续开展。援助行项目第一期开展的服务为肠道保健;第二期将增加健康监测服务,嵌入智能马桶的传感系统会自动监测老人的尿液,从尿液中分析出十余项健康风险指标,例如,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常见疾病。援助项目计划在养老机构、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等三个层面开展,拟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全国建设安装100万个自诊所服务终端,覆盖60%养老机构、社区和乡镇卫生等机构,受益老人将达2000万人次以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