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6日电(王华 李功成)第二届国际数字医学大会5月26日在穗举行,会议期间共举行150余场医学报告,公布了三维可视化、3D打印、人工智能等炙手可热的“黑科技”在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数字医学,指在现代医学和数字化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涵盖了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学、机械工程学等多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自2003年首套数字虚拟人问世,2004年转化为数字医学技术,已经走过15年历程。 此次大会共有300余位数字医学领域专家与会,其中包括13位院士和近100位国际嘉宾。会议设1个主旨论坛、3个国际论坛、10个专题分论坛,共计150余场学术报告。内容覆盖数字医学发展方向与前景,三维可视化、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多模分子影像、3D腹腔镜、智能医用机器人等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相关疾病、胃肠外科、骨科、影像学等医学领域的应用等,堪称“数字医学”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表示,目前数字医学应用主要集中在骨科、肝胆科和妇产科以及整形外科等,其中骨科在数字医学上的发展最为迅速。尤其是,三维可视化、3D打印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复杂性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将会使诊断和治疗更精准、更安全、更微创,减少术后并发症并降低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方驰华认为,3D打印技术实现了三维图像向三维物理模型转变,使得病变部位能够以1:1比例“实物”呈现在医生面前,为手术实施提供直观、实时导航。 据悉,方驰华教授所在科室,三维可视化、3D打印、3D腹腔镜等数字医学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复杂型肝胆胰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由方驰华教授团队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多功能虚拟手术器械仿真系统,及其构建三维可视化精准诊疗体系、复杂性肝胆胰外科疾病3D打印新技术等等,在全国500多家医院得到推广。 钟世镇院士还特别指出,中国数字医学的发展,需要解决人工智能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材料学、组织工程结合等三个方面问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