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2月11日电 题:春运日历本上的“空白格” 作者 龙娜 郭军 一个小小的日历本,上面就被勾画得花花绿绿,从2月1日起,仅有2月10日和2月28日这两个格子留下了空白。 这个小小日历本的主人是56岁的曾雪珍,这位普通的广东农家女子。她的丈夫、大儿子、大儿媳妇和小儿子,都是铁路职工,细心的曾雪珍一一标注好大家上班的日期,发现2月有两天全家可以团聚。 “他的工作在哪,我们的家就在哪!”因丈夫曾集良是广州工务段樟木头工区的线路工,20余年来居无定所,曾雪珍一直跟着丈夫随时照顾,“现在他年纪大了,每逢气候变化左手就会疼痛,这几年更是严重得不能活动。我各地托人买药,就是想让他工作的时候能舒服一点”。 大儿子曾华和儿媳妇龙娜都是广州电务段的信号工,儿子在常平工区负责微机监测的巡视,儿媳妇在广州调度维护中心负责设备维护,两人都是倒班经常碰不到面,一岁多的孩子曾佳伊就只得交给奶奶曾雪珍了。 大儿子在婚房准备装修的时候,正好被抽调去北京做信号联锁仿真试验,媳妇又要跨城上班,曾雪珍就自己找装修公司,跑建材市场,监督装修工人。房子装修好了后邻居们都跟小两口说他们好福气,有个那么好的妈妈。 大儿媳单位食堂改制后,上班吃饭不方便,她知道后就在媳妇上班前一天晚上单独再准备一些饭菜,用饭盒打包好让媳妇带去上班。觉得青菜隔天吃不好,所以都是准备一些瓜类、花菜那样的素菜,“每次上班吃饭时,打开饭盒都会引来其他同事的羡慕,那时我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媳妇龙娜笑着说。 小儿子曾鑫是一名广九客运段的乘务员,担当广州到北京Z98次列车乘务工作,三天里只有一次才能回家休息。“后来线路调整他自愿申请去跑新疆的列车,事先也没有跟家里说”,曾雪珍稍带埋怨道。 “你看这一家人,有修钢轨的,有修信号的,还有跟着火车跑的,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日子,就是这小小日历本上的“空白格”。 “春运里,记一下他们的值班日期,就不用天天追着问他们回不回来吃饭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