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8日电 (韦杰夫 马漫漫)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擅于坚守自我守望自我精神家园的人。但他们的艺术作品,是应该清高的自娱还是与大众共享,恐怕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目前正在高剑父纪念馆举办的“孤芳共赏——郑阿湃国画展”试图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应该放释孤芳、与众共享的审美时代,这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所在。 据了解,郑阿湃早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画院副院长。他秉承了岭南一脉花鸟画从近代博物学汲取写实、写生因素的传统。以精准而不拘于典范的形象、宏大而注重时空氛围刻画的画面布局,构造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充满自然趣味的精神世界。他在坚守本心艺术追求的同时,选择大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把本心以阳光的艺术形式,向公众呈现出来。他的作品,只有自然情感的朴实流露,不见丝毫矫情,尽显阳光之美。 此次展览还借势展出了一系列与郑阿湃花鸟画作品相关的衍生品,展览期7月8日至7月14日。 与郑阿湃广州美院同窗的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说:“鸦片战争以后,当国人还不知道西方文化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洋火、洋布、洋车等等,已经开始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西方文化随着这些物质商品进来了。文化的传播,一定要把精神物化,才能真正的传播。同样,一位艺术家,你可以守望自我,但不能孤芳自赏,一定要共赏,才能真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