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23日电(记者 陈骥旻)“传统文化如何切入当代生活?”“长期坚持使用文言文,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雅化’的影响?”6月22日晚,《先生归来——新文人画传》首发式暨广州读者见面会在1200bookshop举行,作者张演钦、郝婧羽和读者见面交流。 《先生归来——新文人画传》采用《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和编排体例,记录了759则当今艺坛轶事。作者张演钦表示,《世说新语》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部书,如果没有《世说新语》,恐怕中国就不会有“魏晋风骨”这个词,所以我们也希望写一部当代的“世说新语”,让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也是风骨犹存。 作者张演钦、郝婧羽之前都有超过10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两人用了8年时间“打磨”《先生归来——新文人画传》。张演钦表示,媒体的从业经历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艺术家。书中的段子一部分来自自己在媒体从业时的亲身经历,但还有的段子,是来自二手材料,包括艺术家的传记、权威主流媒体对他们的访谈,还有一些是艺术界朋友们的提供。 在谈及写作《先生归来——新文人画传》遇到的最大困难时,两位作者表示,最难的是把当代人的大白话,全部转化成文言文,“大白话和文言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其中牵涉到生命体验的微妙感知。” 在当晚的读者见面会上,不少读者现场分享了他们阅读《先生归来——新文人画传》的体会,有的把该书当成了自己的枕边书,有的则当成向客户做提案的工具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