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以“变资源为资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探索”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多位国内外博物馆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了探讨。 正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铁牛在致辞中表示,在海洋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基础上,要在正佳广场打造森林、海洋、生物、宇宙、人类科学、植物、昆虫、民俗艺术等10个博物馆,同时打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以远古巨兽、人类进化、海洋变迁、中国乃至世界断代史为主题的48个小型“厕所”博物馆。 加拿大国家自然博物馆观众体验部主任安吉莉露易丝•拉芬表示,加拿大的自然科学和历史博物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为公众提供接触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机会,可以给他们提供灵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灵感。博物馆不仅仅关于过去的地方,跟现在也是有关联,利用博物馆的知识,我们可以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或者做一些创新。 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部主任董琦称,博物馆通过研究、策划好专题研究,经过设计做好专题陈列,甚至还可以到各地巡展,作为一种资产运作起来,这样更便于将资源盘活,资源变活以后就成了更有价值的资产。 加拿大北方科学馆国际营业高级经理艾希莉•拉罗斯表示,博物馆应该把科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希望观众能够理解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课本学到的知识,科学也是和我们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该负责人讲述到,目前博物馆面临着三大挑战,人口变化、受众需求变化及受众看博物馆动力之变化。因此,博物馆要提供的是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服务以及独一无二的体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杂志编辑部主编郭建崴提出,藏品资源变资产、展馆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及社会化资源的延伸,比如利用博物馆展品开发出系列的衍生品、文创产品等,让资产活起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