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9日电 (记者 唐贵江)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易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等严重肝病。据统计,中国年肝癌死亡人数约36万,其中丙肝继发肝癌死亡率占37.48%,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广州传染病收治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的丙肝防治方面存在几个不足,包括知晓率低、诊断率低等。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2015年发布的数据,中国现有约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然而,目前中国丙肝的诊断率却仅为2%,且诊断前知道何为丙型肝炎的人不足25%。面对严峻的防治挑战,加强疾病教育、促进规范用药、提升创新药物已经刻不容缓。 据悉,相比于乙肝,丙肝在中国仍缺乏规范的公众和患者教育。一项针对全国34个城市500名丙肝患者的《中国丙肝患者认知及治疗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近1/3的患者误认为丙肝病毒会通过喝水、吃饭等方式传播;约1/3的患者不知道丙肝可以被治愈。 尹炽标介绍,丙肝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的。在日常生活中与丙肝患者的无皮肤破损、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感染丙肝病毒。 据介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是中国过去13年间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近年来,随着病毒应答率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的直接抗丙肝病毒(DAA)药物的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使用DAA药物治疗丙肝患者。 尹炽标表示,当前尚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但只要遵循“早治疗、规范治疗”的原则,丙肝是可以被治愈的。因此,每治愈一个患者就意味着减少一个传染源,可见治疗是最有效的丙肝防控措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