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 (蔡敏婕 江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7日称,该院成功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跨血型亲体儿童肝移植手术。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男婴辰辰利用其母亲左侧约25﹪的肝脏进行亲体肝脏移植手术,从“小黄子”变“小王子”。 7个月大的辰辰来自广东茂名。他一出生,就全身蜡黄,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葛西手术是目前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方法,可以把肝门与肠道相连,为胆汁构建排泄通道。然而,当辰辰转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治疗时,已错过接受葛西手术的时机。 胆道闭锁又不能施行肝门空肠葛西手术的患儿,将在7至18月龄进入典型的肝功能终末期,出现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肝昏迷、脓毒血症而夭折。 “肝功能恶化明显,血胆红素超标30倍,影像检查提示已经出现了胆汁性肝硬化,肝移植成为能救他的唯一办法。”中山三院肝脏移植病区主任易述红称,一开始见到辰辰,他全身蜡黄,精神萎靡,从没见他笑过。 辰辰的病情进展迅速,不一定能等到合适的捐献来源供肝。亲属捐肝活体肝移植手术是另一个办法。 在对辰辰父母进行术前评估后,医生发现其母亲的肝脏适合行劈离捐肝手术。但是,母亲的血型与辰辰不符,手术存在一定排斥反应风险。中心专家讨论后,认为辰辰不到1岁,通过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和免疫抑制治疗,血型不相容导致的术后排斥风险是可控的。 辰辰的母亲今年刚刚22岁。专家决定,用辰辰妈妈左侧约25﹪的肝脏进行亲体肝脏移植手术。手术中,医生切开辰辰的腹腔,看到他的肝脏因为淤积了太多的胆汁,已经发黑硬化。克服辰辰年龄小、病情重和肝脏血管胆管细小等困难,专家工作10小时。最终,他们手术中切下了妈妈左肝外叶的20%~25%移植给了辰辰。 手术后,辰辰的血胆红素迅速下降。第十天时,这个指标就已经正常,他的肤色回到白皙红润。 据介绍,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儿童肝移植最常见的适应症,约占五成,它是新生儿肝外胆管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闭塞,导致胆汁不能向肠道排泄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