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潮汕听涛 > 正文

潮汕听涛:略说“三利溪”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3年11月29日 12:08     来源:36365.com

  □ 黄铭

  潮州以前有条“三利溪”。老辈人固然言之凿凿, 无奈后生帮听之藐藐,不解这条“溪”位于何处,有何作用。

  早在北宋元祐五年(1090),任潮州知军州事(即地方军政首长王涤,在其所作 《拙亭记》中自述任期内做过的四件实事:“增学田以赡诸生,建韩庙以尊先贤,浚芹菜沟通以疏水患,筑梅溪堤以障民田。”文中所提及的“芹菜沟”即是三利溪,是古代潮州著名的排灌航运工程。它的目的是“疏水患”,即排涝,把它作为潮州城排水的出口,同时宣泄城西枫溪、凤塘涝渍区之水,使大片农田免除水患。疏芹菜沟时,截弯取直、扩大浚深,上通府城北濠(即西湖)和南濠水,下接西溪水出榕江。

  合乎实际的施工决策,前瞻性强的工程,其效果,总是大大超过原来设计的期望值。据林大川《韩江记·三利溪》记载:“(三利溪)自海阳附郭(即今潮州城区)而西,历潮、揭二县,以入于海,其间迤逦曲折,百有十五里,三县利之,故名‘三利””。

  此项工程畅流了源泉不竭的北濠和南濠水,经云梯、枫溪,纳入西山溪干流,又经凤塘、玉滘,入揭阳之后纳入榕江,再经潮阳县境出海,不但有利于排水,而且增加灌溉,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水运交通,便利了府城和揭阳、潮阳的航运,陈献章在其《三利溪记》中评价:“农夫利于田,商贾利于行,漕运者不之海而之溪”。这么说来,三利溪,“三利”既指利于三县,也指利于“农、商、漕运”三个方面。此外,在冲淡江海耕地的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等方面,效益良多,为邑人所称道。

  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