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走进建筑工地 中建三局建筑工地新变迁。 胡阳平 摄
(我这五年)通讯:“互联网+”走进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新变迁 中新网广州10月16日电 题:“互联网+”走进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新变迁 作者 胡阳平 郭军 杂乱无章、尘土飞扬?对于中建三局的工友来说,这或许已经是建筑工地的过去式!记者近日在该局采访了解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祖国大地沧海桑田,中建三局的建筑工地也在悄然变迁。 “互联网+”走进建筑工地 坐落于深圳后海中心区核心位置的中国华润大厦,是一座后现代建筑风格十足的摩天大楼,外形与英国伦敦“子弹楼”颇为相似,但高度是后者的两倍多,达到了392.5米。 记者了解到,在大厦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团队依托“BIM/广联云大数据平台”,将现场质量、安全问题在模型上进行定位与追踪,实现了各专业及系统的协同工作与信息共享,搭建了集成质量安全、形象进度、模型浏览、成本分析、信息平台五大模块的BIM矩阵,并通过天宝RTS773机器人全站仪与BIM三维模型深化协同应用,引进三维激光扫描新技术,实现现场与模型无缝衔接,提升施工效率约25%。 这并不是“互联网+”走进工地的孤例,实际上,在过去的五年间,“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了传统建筑工地的模样:建筑施工材料的招投标和集中采购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VR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安全教育和样板展示;二维码技术服务于施工材料和样板等信息的存储和提取使用;无人机广泛运用于现场探勘和安全巡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