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1日电 (记者 张见悦 陈启任)广东著名侨乡汕头自去年5月17日开展“创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整治城市乱象。记者近日走访了汕头多个区县看到,除了带来城乡面貌、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善,“创文”还引领汕头旧城区保育活化,一批承载汕头百载商埠历史和海外华侨华人记忆的建筑正得到修缮、保育、活化。 汕头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众多潮汕人在汕头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奔赴海外打拼创业。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汕头小公园片区,便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也是海内外潮汕人对汕头这座城市的核心情结。 记者了解到,小公园街区位于汕头老城区,面积约3000亩,是中国内地开埠的34个城市中至今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开埠区,也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1921年汕头设市后,广大爱国华侨在“实业救国”的倡导带动下,纷纷投资建设家乡。侨资在小公园街区建设中起了主导作用,约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二,建有侨房2000多幢。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此前调研汕头时指出,要重振汕头,就要先把小公园这个汕头人的精神家园建起来。小公园片区完整保留了全国最大的骑楼建筑群,要把小公园当成文物来保护,修旧如旧、修新如旧。 记者看到,众多骑楼被脚手架围蔽,施工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做着修复工作。在西堤路上,有四座骑楼已修复完成,整座建筑的外立面,从外廊、窗户、窗花、栏杆到拱形屋顶,都依据“修旧如旧”原则,整体看起来端庄精致、简朴素雅。 据当地街道办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正着力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三环三线”保育活化建设,除了西堤路上四座修复完成的骑楼,于今年年初重修完工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更是成为汕头市的“明星”景点,今年以来,中山纪念亭游客络绎不绝,不少返乡探亲的华侨华人都会前来游览。 记者从汕头市金平区政府获悉,汕头已启动小公园开埠区首期“三环三线”改造工作,包括13条道路、面积14万平方米的骑楼群修缮,约占小公园开埠区核心保护区骑楼群的60%,预计到2018年底,小公园核心保护区沿路骑楼群修缮项目将全面完成。届时,小公园将重现汕头百载商埠的亮丽风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