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中新走转改 > 正文

新加坡收藏家眼中的李孔平:有创造力才能穿越时空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4年04月28日 22:48     来源:36365.com

李孔平作品《阉鸡》


李孔平作品《募捐》


李孔平作品《九号极地》


李孔平作品《酒逢知己》


李孔平现场作画

  36365.com珠海4月28日电 题:新加坡收藏家眼中的李孔平:有创造力才能穿越时空   

  作者 邓媛雯 陈彦儒 

  “什么是‘见桥’?难道是‘剑桥’写错了字?”28日,针对画室里一名观众指着写意人物画《文凭》问的话题,画作主人李孔平一针见血答曰:“近二十年留学风起,有一部分出去留学的富二代、官二代见到了国外的桥,也算是长了见识,所以我用‘见桥’两字。”   李孔平,一位有个性、有想法的书法家、画家,曾因创作了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孙子兵法》木简浮雕闻名海内外。 

  潇洒而不受拘束的构图,幽默而不失含蓄的神情,夸张的笔触讽剌世态,他在“炼石山房”画室展示的《商潮澎湃》、《九十后》、《龙郡今古图》、《媒托》等画作内在张力十足……细细观看李孔平的画中的文化符号,画家将几十年目睹怪象用色彩和线条逐一展现。   记者在当天采访现场见到了不远千里从新加坡赶来的万得画廊老板、收藏和鉴赏界高人苏星山。“我是2007年冬天认识李孔平的,”苏星山告诉记者:“发现李孔平,我就象三十年前发现石虎那样激动。” 

  苏星山年近七旬,他从二十多岁开始收藏画作,石虎画作之所以能走向海外,苏星山便是其中一位牵头引荐的伯乐。 

  “珠海是我的一个心灵驿站,二十多年前,在这片风光烂漫的山海之畔,我曾陪着石虎先生作画,有幸见证了他的许多力作的诞生,”苏星山说:“今天,还是在这人杰地灵的珠海,我为李孔平先生的艺术和人生所吸引,与之品茶论道,读画参禅,真乃快慰人生。” 

  苏星山自称喜欢有创造力的画家,他认为李孔平的作品给自己第一印象就是创造力:“灵感和激情一旦产生,他立马可以把想象和记忆中的文化内容挥写到宣纸上去,他有很强的造型和传神达意的能力。” 

  在苏星山看来,李孔平笔下的人物“乍看又拙又丑,品味方知大善大美。”他在解读造型符号时说:“半个世纪的艰难和传奇般的生活、读书问道、观察世态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苏星山指着画作说:“这里有历史典故、有生活风俗、有讽剌和警示意义的变异形象,更多的是表现和谐淡泊的人文生活,文字书法成了这些人物画点晴的装饰。” 

  据了解,苏星山提到的“半个世纪的艰难”并非虚言,李孔平1957年生于广东阳江农村,家境贫寒,他靠在课余和假期时间上山采药卖钱解决自己的学费,返乡务农时曾因写大字报揭露当时村官克扣五保户救济粮被关押。上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高考,他考进了华南师范大学,后凭优异成绩分配在珠海一中任政治老师,其后又因代表广东在浙江举办书法联展出尽风头,被学校认为“不务正业”开除,最后一帮热心的浙江书友打抱不平,联名上书珠海市教育局,经各方努力和帮助,他才得以在珠海一职中谋得了“书法老师”一职。 

  一波三折的经历之余,李孔平多年来还数次遭遇大病,为了留下有份量的作品,1993年后,他花费四年业余时光,创作了共738块木简组成的《孙子兵法》浮雕作品,2008年,李孔平又开始大规模创作写意人物,现已出版《孤禅李孔平作品选集》等画册。 

  “李孔平的绘画语言有三方面:一是浓厚的东方文化,二是纯朴独特的形象,三是鲜活独特的线条色彩,”苏星山认为李孔平没有重复前人,也没有重复自己,他的画作是真正值得推往巴黎等国际市场展出的佳作,苏星山随后阐释说:“因为具有创造力,才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一百年以后,后人查阅二十世纪后几十年、及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场景,从他的画作里就能得到感官的印象。”(完)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