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潮汕听涛 > 正文

潮汕听涛:掼屐缀唔着人走安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4年03月20日 11:58     来源:36365.com

  □汤夏冬

  常听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话语间常引用潮汕俗语,“掼屐缀唔着人走安”, 虽然我略知其意为:形容人能力差,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因俗语、典故等皆有其出处成因,于是本人咨询惯用此语的长者,并请教了来自潮州、揭阳、汕头等潮汕地区一些曾亲眼目睹了“走安”的长者,了解缘由,追根溯源,得知这句俗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妇女动作迟钝、能力差。且初时的说法是,“脚掼鞋,手掼屐,还缀唔着人走安”,后才简说成“掼屐缀唔着人走安”。走安,是指抬着神像沿着村中安路游神,以祈求平安顺利。安路,是指在农村游神或人死后出殡时所走的道路,是有固定的。

  每年正月、二月,不少乡村在某个节日要把庙里的神像抬出来绕着村中安路游走,以此祈求神灵保佑村民四季平安,能直接参与活动的高兴愉悦,其余的人则通过观看来游神来祈求吉祥平安。抬神像走安的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后生仔(即青壮年),每4人一组,用手托着神轿(坐着神像的轿子),齐心协力,迅速奔跑。每次安路两旁观看的民众人山人海,不停地喝彩,并大呼,“跑快点,跑快点……”于是,抬神轿的后生们都争先鼓勇,以此夸能。走安时,队伍前面还有一个体力强健的彪形大汉拿着“马头锣”(俗称苏锣),一边疾速奔跑,一边“哐、哐、哐……”地敲着马头锣,场面壮观恢宏。大家远远听到马头锣的声音,都纷纷从家里跑出来观赏。动作麻利的妇女早已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路边观看热闹的游神队伍。而动作迟钝,能力差,办事效率低的妇女搬弄了很久,还没打扮好,结果连木屐也没穿好,只随便套上脚就跑出去。本来穿木屐快跑时已十分不便,况且古时妇女缠足,走路极不方便,因此木屐极易掉出来,于是便提在手中,可走安的队伍早就走远了,所以连看都赶不上看,于是乎大家便嘲笑说,“脚掼鞋,手掼屐,还缀唔着人走安”。 屐即木拖鞋,潮汕人过去不分男女都穿屐。早在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就有潮州人穿屐的记载:“袍木产江溪中,叶细如桧,身坚类柏,惟根软不胜刀锯。今潮、循人多用其根,刳而为屐。”屐是拖鞋式的,只在鞋身三分之一处钉上“屐皮”(用橡皮等制成,最早用棕丝编成),快跑时十分不便。

  当然,这只是一种现象,不能排除在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游神赛会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以致另有其说。至于现在木屐已没见人穿了,更没有“掼屐缀唔着人走安”的现象,但这个俗语的含义经过引用之后却流传下来了,且不管批评男的还是女的动作磨蹭缓慢都一样可以引用,但动作麻利敏捷,健康平安是人们亘古不变的心愿。(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