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客家语浓 > 正文

客家语浓:客家人用“公尝田”办春祭墓活动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4年03月18日 16:25     来源:36365.com

  [客家民俗]

  客家人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在不断从中原迁徙的过程中,把先祖遗骨装在金埕内寄放在山边或随身带着,待来到较为安定的地方居住后,把金埕取来放在做成的墓地内,每年春正月十五至清明节期间,进行祭墓活动。

  旧时客家人把先祖辈遗产中的田地,除分一部分给房内的兄弟外,留下一部分称“公尝田”,每年轮流给房族中的各代人耕种,或由这一家人租给人家种,把收得的稻谷或租谷,作为当年办理祭墓的主持之用。

  凡是轮到种“公尝田”的人家,进行春祭之用的“尝田谷”,若租给人家耕种,则到秋收后去催收各租耕户交租谷,及时把租谷挑回家,通常房内规定约“尝田谷”的一半左右为祭祀活动所用,余下的则逐年积累成房内固定尝产。由房内专人管理,可把尝产谷借贷给别人,年终可得一部分利谷。倘若逢上天灾歉收,则经商议可把存入的尝产谷拿出来作祭祀时开支。

  在选择祭祀的日期后,视各房族中的“公尝田”大小而定把“尝田谷”卖出得款后购买猪、鱼、鸡肉等祭品。大“公尝田”者则全猪全羊,做发粄 、煎粄 、甜粄 ,酿娘酒。待祭祀那天除妇女挑祭品外,由男人参加,敲锣打鼓加上吹拉弹奏八音随同前往,房内各户踊跃参加。

  来到墓地后,打扫墓地周边的杂草,摆好祭品后,由礼生主持,全体人员上香并在墓碑前行三鞠躬,待香灰落下后,由礼生领读祭文,然后烧冥币、衣纸,燃放鞭炮,回收祭品后打道回府。最后在祖屋办理隆重丰盛的餐宴(若道路远的可就近举行)。座席按年龄和辈分大小先后入座。晚上还有放烟花、烧烟架等活动。(丘祥昌)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