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贤 文/图 近日,澄海中学在校园环境改造升级施工过程中意外挖出两块大石碑,碑文内容记载的是1922年发生的世纪灾难“八二风灾”,潮汕地区的受灾情况及灾后海内外对灾区的救灾事迹,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研究价值。 这两块石碑分别高约3.5米,宽约0.6米,厚约0.18米,是目前为止,澄海已发现“八二风灾”石碑中最大的两块。碑文清晰易认,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1922年8月2日夜,潮属沿海遭遇大雨水及风灾,祸及潮阳、饶平、南澳、汕头,而澄海受灾最为严重。全澄海四分之一面积受淹,毁坏房屋4万余间,决堤5万丈,漂没2万6千余人,受灾240余乡,受浸田园18万7千余亩;当时海内外慈善机构及侨胞对救灾非常热心,除了赈济衣食外,还组织救生队、搭建临时医院,共捐资19万余元等。 据对澄海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陈先生介绍,碑文书法可以确定是民国澄海港口人周之柏所书,内容有可能是其兄周之松所撰。现存澄海博物馆一块横式“八二风灾”碑就是他们兄弟撰和书写的,只是撰述内容不完全相同而已。 来源:汕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