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潮汕听涛 > 正文

潮汕听涛:潮州文化管窥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3年10月10日 11:08     来源:36365.com

  □郭植坤

  潮州文化,又称潮文化,那么何谓“潮文化”呢?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有学者曾经这样定义过潮文化,即由讲潮语的民系所创造的文化共同体。姑且不讨论这个定义的准确与否,但它确实明白地概括出了潮文化的存在区间。

  纵观潮文化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它体现了两大性质:第一种性质是农家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合体。对于农家文化,我们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撑的;但海洋文化本是古代国外的产物,怎么会在潮州这个海滨小地落地生根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要从整个潮汕的地理环境出发去寻找答案了,潮汕地区多背山面海,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多以海洋为主要内容展开的,其海洋文化较为发达,造就了“商业+海外迁民”的模式。这些便是对第一种性质的诠释。而第二种性质则是本土文化与迁民文化的有机融合。本土文化与迁民文化是潮文化对外传承、发展的特色体现。历史上许多的潮人为了谋生,不惜漂洋过海,远走他乡,这一期间带去了潮文化,这一方面的事实在海外的新山地区每年所举办隆重的游神活动便得以考证。这两个文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潮文化的包容和开放的特点。

  为什么说潮文化是儒雅的呢?因为潮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中原的文化。历史上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征战的原因,使百姓流离失所,故而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不惜跋山涉水举室南迁、举族南迁来到本只有潮州土著居民住居的地方,这样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也带来了一些民风民俗。如成语“举案齐眉”,语出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盛饭的盘子举得跟眉毛一般齐,后引申形容夫妻相敬相爱。而案则是指古时有脚的托盘。但在今天的潮州,每当有民俗活动或社日(即某一村庄每年特定的民俗活动的节日)都能看到村民把一些祭品盛放在案盘上来祭拜神明。这从中不难看出潮文化的儒雅习俗。而世人熟知的潮州工夫茶茶道更是对儒雅这一特点的有力佐证。

  潮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单体现在面所列举的,而且更体现在语言方面和风俗方面。潮州方言是潮文化的精髓所在。潮语的独特之处在于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潮语“抢嘴”一词便形容及时的意思,这个汤水食(喝的意思)起来过“抢嘴“。

  潮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渗透出了许多绝妙的处世良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规范在潮语中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教育着一方的民众。尽管某些含义已被聪明的潮人所改变,但它却时刻体现着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人文特点的表现形式。在潮州文化中,风俗习惯被提升为一种对当地文化和神灵文化的信仰。潮人尤为注重人生礼俗。如潮人成年礼俗的“出花园”(即古代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出花园”用的祭品、孩子的穿戴及要注意的礼仪,都十分的讲究,从中折射出潮人对“出花园”这个成年礼俗的重视程序之大。

  远古时候的潮州,曾是一处蛮夷荒芜之地,但后来却表现出了古代皇家的气息。潮人多竞争的意识,在民居方面“望族喜营屋宇,池台竹榭,必极工巧”(摘自《澄海县志》),因而便有了“潮州厝,皇宫起”之说,多数潮州建筑体现了富丽堂皇,古朴典雅的风范,几乎可与皇宫相媲美了。如龙湖古寨,己略黄公祠等古建筑无不彰显了这一气息。

  博大精深而又儒雅的潮文化润泽了世代的潮州人民,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潮州人,我眼里的潮文化可能还很有限,但却无形地影响着我的言行举止,陪伴着我的成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领略了独特的“海滨邹鲁”文化,也让在外的潮州游子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掂念和牵挂,多了一份对家乡文化向外传播的责任与情怀。也为自己是一位潮人而感到自豪。希望潮州文化在未来能够朝着更加好的方向传承发扬下去。

  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