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榕青 (一)方言区域的形成 潮州为闽越地,自秦始皇属南海郡,遂隶广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潮在南支之外,又水自入海,不流广,且既在广界山之外而与汀、漳平壤相接,又无山川之限,其俗之繁华既与漳同,而其语言又与漳、泉二郡通,盖惠作广音而潮作闽音,故曰潮隶闽为是。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潮州闽方言区的形成在13—14世纪,至迟不会晚于14世纪中叶: 潮之分域,隶于广,实古闽越地。其言语嗜欲与闽之下四州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 ——《永乐大典》卷5343引《(潮州府)图经志》 宋代以来潮州话归入闽南方言区,其风气近闽,习尚随之,不独语言相类矣。 ——(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三十九 “眷今古瀛,实望南粤,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 ——(宋)《余崇龟文集》 福州福清县人从广州回乡,路经海丰,作《过海丰》诗云:“忽听儿音乡语熟,不知方到海丰城” 。 方■撰潮州《思古亭记》云“迥野之名,或讹为行者,俗操南音之累也如此。” 有一段很有意思材料也讲到“南音”问题,南宋泉州籍学者吕大圭“以操南音,出知兴化军” (二)潮州方言的读音 粤东地区闽语(闽南语)区,实际上在宋元时期已初步形成了,明清以来潮语一直被认为与泉、漳语近似,甚至几乎可以通话。这就奠定了今天潮州方言区归属于闽南语系区域基础 1、保留中古时期的〔b〕〔m〕。 2、没有轻唇音(唇齿音)〔f〕的声母 3、齿龈音〔ts-〕、〔ts‘-〕、〔s-〕、〔dz-〕,发音时舌尖顶至下齿龈背后,它与普通话的舌尖前音声母〔z〕〔c〕〔s〕、舌尖后音声母〔zh〕〔ch〕〔sh〕〔r〕、舌面音声母〔j〕〔q〕〔x〕均有不同。 潮州话韵母80多个,又复杂,不仅比普通话复杂得多,而且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1、没有前鼻音尾—N的一系列韵母。 2.没有撮口呼韵母。 3.潮汕话中有一套鼻化韵母。 4.潮汕话中有20多个入声韵母。 潮汕方言有8个调类 潮汕方言的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其对应规律十分规整,例外字较少。8个调类举例如下: 的/分1(阴·平),抵/粉2(阴·上),帝/奋3(阴·去),滴/忽4(阴·入); 池/云5(阳·平),弟/混6(阳·上),地/份7(阳·去),碟/佛8(阳·入)。 (三)潮汕方言的词汇举例 1、古越语的遗存 (1)[kong5]:傻、糊涂。潮汕方言的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其对应规律十分规整,例外字较少。 潮、泉州语同,今龙州斗语、武鸣斗语音同义合。 (2)[iat8]:招手。 潮、泉州语同,福州话近似,龙州壮语说八坎布衣语,音近义同。 (3)摆[pai2]:次(量词)。 潮(揭阳多用)、泉同,闽西客语也有这种音义。壮语、布依语音义合。 (4)[p‘u e8 ]:泡沫。 潮音与福州音、泉州音、武鸣壮语,应是同源。 (5)巴毛(带刺的鱼)、巴鳞(多鳞的海鱼) 2、古汉语的遗存 (1) 潘〔 p‘ung1〕:淘米水。音与粤语发音近似;潮语姓氏“潘”别读。 说文解字·水部》 “潘:淅米汁也。”《左传·哀公十四年》:“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晋杜预注:“潘,米汁,可以沐头。” 汉文帝窦皇后姐弟失散多年,相认之际,“又复问他何以为验,(窦广国)对曰:‘姐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司马贞《索隐》曰:“沐,米潘也。谓乞潘为弟沐也。”(《史记》卷49《外戚世家》) (2)清〔ts‘ing3〕:寒冷 例词:“清水、清糜、清饭”;例句“个天时过清。” 《说文解字·■部》“清,寒也。”扬雄《方言》卷13“淬,寒也。”郭璞注:“淬,犹清也”(页287) (3 )大家 [da2 ke1]或[dua7 ke1]:婆婆,一般用于背称。 《宋书·孙棘传》:“棘妻许又寄语属棘:‘君当门户,岂有委罪小郎?且大家临忘,以小郎属君,竟未取妻,家道不立。’”唐·赵■《因话录》卷三:“王问曰:‘何事?’女对曰:‘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王掷■怒曰:‘汝为人妇,岂有阿家体候不安,不检校汤药,而与父作生日……。’”唐·温庭筠记:“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妇。” (4)新妇:[sing1 pu6] 指儿媳妇,一般用于背称。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考新妇之称,六朝已然,而唐最为通行,见诸史及小说稗官家,不胜发薮。然自主逮及翁姑言,非主新嫁也。” 《后汉书·周郁妻传》:“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谓(郁妻赵)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5)铺[p‘ou3] :里程单位,一铺相当于十华里铺,原指驿站。《元史·兵志四》:“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后来统一为十里一铺。 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传命,陆有马站,水有水站。州县凡十里立一铺。”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 潮州话中的马来语借词 实叻:指新马一带(原意为海峡)。 罗厘:汽车,原专指货车。 罗的:一种带有糖的小饼干。 沙茶(沙爹):一种别具风味的辣酱。 动角(动卷):手杖 角笔:皮箱。 阿铅(亚铅):镀锌的铁丝。 五脚砌:指骑楼下的走廊,可作人行道。 须甲:中意;宁愿;故意。 阿甲:估计,估测。 逃隆:拜托;饶恕。 来源:潮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