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梅州9月5日电(杨草原 蔡欣欣 温芳兰)眼下,离将在广东梅州举行的“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开幕已不到半个月时间,5日,记者前往晚会举行地点梅县文体中心探班,看到晚会主题舞台已初具雏形,整体设计突出客家元素。 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底座已基本完工,近百名工作人员正攀在高处搭构灯架、视屏架等舞台设施。另一波工作人员则在搭建舞台上仿真树和水池,现场的消防、安防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据了解,整个舞台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中水池占地700多平方米,是依据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前方的半月形池塘的形状而建。 央视秋晚导演组工作人员李佳介绍,舞台的搭建工作预计在9月13号左右完工,14号开始进行彩排。在李佳用手机展示的舞台设计效果图上记者看到,整个舞台最引人注目的是后方的一个巨型圆月,舞台的前方则绿树成行,小桥流水,烟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 在道具间里,30多名师傅正在准备舞台用的宫灯,这些制作宫灯的师傅们都来自有“南国灯城”之称的四川自贡。据了解,为了体现“节俭办晚会”的原则,今年的中秋晚会取消了烟花燃放,悬挂宫灯则成为了一个新的“亮”点。 因为客家人每逢佳节也有高挂大红灯笼“赏灯、赏灯”的传统习俗,而宫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届时十多个一人多高的巨型宫灯,将悬挂在舞台的上方和中秋的圆月相映成趣。 李佳表示,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在客家地区梅州举行,梅州是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本次晚会的舞美设计用了众多的客家元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利用体育场圆形围龙看台的形状,把晚会现场营造成一个大的客家围龙屋。“让观众感觉就像在围龙屋里过中秋节一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