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36365.com > 中新调查 > 正文

广东扶持大学生创业出手“小器”:宜鼓不宜吹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3年06月06日 0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6月5日电 题:广东扶持大学生创业出手“小器”:宜鼓不宜吹

  记者 陈建

  “史上最难就业年”在全国引发了一派慷慨激昂的“大学生创业”呼声,但在以经济转型之难迎接70万就业大学生的广东,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却显得很“小器”。

  仅举两个例子可见一斑:顺德大良对2006年后毕业的大良户籍高校毕业生,以本人为法定代表人创业,只是一次性给予创业奖励金3000元;广州对毕业2年内成功创业并经营的广州生源大学生,只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

  就算是各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也是“谨小慎微”。珠海的孵化基地从去年至今,只有12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培育;不久前,广东省首个大学生创业农业孵化基地落户中山,但是,建成后也只是一次性孵化创业者50名的规模,而且创业者要经过评审才能获得1-3年的孵化资格。

  在经济规模位居全国之冠的广东,为何对大学生创业如此小心翼翼?这里不是商机无限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9年中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广东的大学生创业率远高于全国水平,不过,正在这片经济繁荣的土地上,过去30年的经济竞争,让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性质,充满了敬畏,并不鼓吹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

  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创业,从来就没有成为过社会的主流呼声。《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只有1.6%,尚未统计创业是否成功,可见,大学生创业成功,只能是百里挑一的独木桥,根本不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大学生创业成功难,除了众所周知的资金、人脉、经验的匮缺外,在知识结构和价值观方面,还存在几个容易为人忽视的大难题。

  首先,大学生凭什么能抢先捕捉到商机?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普遍被认为与市场需求缺乏紧密联系,有专家早就指出,大学生毕业创业,在教育上至少要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建立系统化、长期化的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增强学生创业的实践体验;建立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大学生难以具备创业的知识结构和判断能力。

  目前,在经济高度发展,民间不乏急于寻找投资机会的资金和经营者的广东,每一个商机都是万众瞩目,凭什么轮到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珠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有12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到今年五月,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只有101.3万元,利润率只是15%。可见,获得市场的认可,其路何其艰难。

  其次,不少大学生缺乏自身优势的判断。在广东多场的求职会上,招聘人员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很多毕业生到处投简历,而不管自己是否合适。创业从商,首先讲求比较优势,自己的优势尚且不明确,又如何识别项目的商业优势呢?

  第三,不少大学生无法承受低成本的竞争压力。不少招聘人员都认为,时下大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感受,难以承受低工资的辛苦工作。低成本从来是商业竞争的一大优势,不过,对于目前的众多大学生而言,这种压力恐怕不堪承受。

  对于大学生创业,中国白手起家的富豪,纷纷发出过冷静的劝喻,俯拾皆是:

  宗庆后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难度很大,比当年他们创业时的难度还大。他说,当年他们创业时是处于紧缺经济时代,现在是“过剩经济时代”,大学生还是要从最基层开始做起,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现在高校的教学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的大学生水平也不一,“大学生找工作不成问题,但收入成问题。”

  丁磊则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要急着创业,应该找一份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提升、总结自己,创新是无处不在的。

  马化腾也不建议大学生毕业就创业。他说,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可行度不大,从过去十几年来看,成功率不是太高,更多的还是要先去一些公司锻炼。

  在广东,不少人士更指出,大学生失业,还可以再找工作;但如果草率创业失败,那失去的将是自己和整个家庭的积蓄,还有未来多年的幸福希望。广东各界对大学生创业,采取了鼓励而不是鼓吹的态度。

  今年3月,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就先进入高校,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

  3月29日,团广东省委推出了五大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但有心人发现,这些服务行动,都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风险。例如,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提升计划,提供10万个见习岗位,让创业者先积累起码的经验和理性;培训1200名农村青年网络经营带头人,以配合广东的百万农民学电脑培训服务活动,不愁没有出路;至于规模最大的青年网商菁英计划,也是建立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上——广东要打造电子商务强省,而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高达200万人。

  5月底,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63.96%,已位居全国前列。官方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举办数十场招聘活动,联系数以千计的企业入场招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职位来提高就业率,而不是怂恿大学生勇敢创业,来降低失业率。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入粤不久,曾评价过广东的历史和民风:具有岭南商业文明底蕴深厚、干部群众务实进取等优势。在“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逾一成大学毕业生亟待就业之际,广东的务实作风,无疑是一抹亮色。(完)



[编辑:nimo]

分享到:4.49K
""

 视频资讯:《品》栏目

《品》栏目
品时尚、品文化、
品人生——品质、品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