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广州市公安局日前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更换统一的广州居民户口簿工作,这一工作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 【同期】广州市居民 李先生 它本身就不用区分什么农业和居民,都是公民就可以了,都享有待遇啊、医保这些,一起来享有就可以了,在外地的享受外地的,在广州的享有广州的就可以了,不用特意的去区分这种东西,对不对。 【解说】早在2009年,广州市就出台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城乡户籍一体化”进程将分三步走:首先是将两者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形成一元化户籍制度的“总体框架”。 第二步是在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基础上,公安部门将在广州市居民户口底册上对原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人员加注相关标识,社保、劳动就业、计生、国土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也相应加注标识,根据不同身份适用不同政策。各职能部门逐步改革配套政策,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在此基础上跨出第三步,即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人员标识,真正实现“户籍一元化”。 【解说】目前,广州的户籍制度改革事实上只涉及居住权和迁徙权,而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空转”现象。 【解说】10日,记者在广州郊区走访中发现,有原农业户口居民,在居民户口办下来之后,目前还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比如医保、社保等福利还是和农业户口时的标准一样,感觉还没有实际性的变化,他们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农村人。 【同期】广州居民 叶先生 怎么会有城市的(福利)那么好,农村的始终没有城市那么好的。农村的你原本有分红的还是有的,年年都分的话当然有的,用不着担心的,在农村的话。 【解说】有些有原农业户口居民还担心换了户口本之后,不能享有生二胎政策了,而且失去村集体收益的分红,另外还担心下一代会因没有土地作为根本保障、又没有一技之长而难以为继。 【同期】广州居民 程先生 那人家个个都这样转户口,你也没办法的,都用不着经由你啊,同不同意都不用问你啊。我们这一代就好过一点的,轮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那一代就难处理了。 【同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彭澎 博士 我们看到由于审批程序的问题,导致很多集体用地经常出现了“小产权房”。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呢,我想农民要完全的离开土地,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解说】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博士表示,不应该简单的看到户口本的差异,要看到实际上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 【同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彭澎 博士 这里面我想可能还是有很多矛盾的,也就是说对于农村居民来讲,他们既希望得到像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但是又不愿意放弃他的宅基地和集体土地的经营权或者集体资产经营的分红,所以他们很希望两方面都得到,所以这是有一定的矛盾。 【解说】彭澎介绍说,广州作为国家的城乡土地统筹改革的一个试点城市,在这方面正在考虑实行地票制,即通过土地的复耕进行土地交易,使农民可以从土地流转获得一些报酬。如果实行地票制,能够让农民对自己的户口有自主选择权。 【同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彭澎 博士 我还是觉得城乡的这两种体制,它应该有一个置换的机制,所以怎么样能够把各种福利互换,我想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根本的环节所在。不是说一个户口本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有一种体制的对接,使这种二元结构可以打通,我想这方面还是通过改革才能够推进,才能实现。 【解说】据悉,在统一户籍的基础上,广州国土房管局在土地交易主体方面做出探索,明确符合条件的集体建设用地可出让出租,甚至转让转租。但目前宅基地和集体用地上也还是只限于本村村民内部流转。 记者 高荣权 广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