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东网汕头11月8日电 题:岭南写真:潮汕立冬习俗多:进补、食蔗、炒香饭
作者 李怡青 陈妍
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在潮汕地区,立冬这一天,人们都会遵循古例,进行进补、食蔗、炒香饭等习俗。
潮汕人讲究立冬进补,认为立冬日是进补的最佳日子。进补药膳用的中药材有人参、当归、枸杞、西洋参、鱼胶、鹿茸、冬虫夏草、茯苓、黄芪等等,药膳常用的食品有乌鸡、鹧鸪、鸽子、鹌鹑、水鸭等。
记者今天在汕头市区的各大市场看到,一些卖活鸡、鹌鹑、鹧鸪的摊档前围满了顾客,档主忙得不可开交。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从几天前就开始组织货源应市,今天又特别增加人力,销量相当于平常的3倍。
药店的补药也非常畅销,在长平路一间大型药店,营业员告诉记者,高丽参、当归、虫草等都受到市民的青睐。药店为方便顾客,更精心准备好了配备完善的药包,有养颜汤、补气汤等。药店坐堂的中医师告诉记者,中医有“冬贮藏精”的说法,但所谓的“立冬进补”只是一个时节的标志,告诉人们从这个时令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补了,整个冬季都是适宜进补的。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先人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这几天,汕头市区大街小巷的甘蔗摊多了起来,立冬这一天,平时一根7、8块人民币的甘蔗卖到了10块钱,但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在汕头市区珠合市场,一名50多岁的农妇一边用尖利的铁锥子撬开栗壳,一边麻利地收钱,忙得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只一个劲地说:“生意好!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前潮汕地区立冬还有吃“炣饭”的习俗,这种食俗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时的白萝卜、小蒜、新鲜的猪肉等,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据介绍,“炣”是指烹饪的方式,指用火烧,它体现了潮菜丰富的烹饪方式。
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被潮人所传承。从古代吃“炣饭”到进补、食蔗、炒香饭,反映了潮汕民众崇尚自然、追随节令、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