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科教文卫

岭南写真:广东五华百年木偶戏展客家神韵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1年03月14日 17:51     来源:36365.com

五华木偶剧团团长李新贤表演自创的木偶书法。作者 杨草原


五华木偶剧团团长李新贤表演自创的木偶书法。作者 杨草原

  中新广东网梅州3月14日电  题:广东五华百年木偶戏展客家神韵 

  作者 杨草原 刘雁 

  细小的棉线系在一只小小的木偶身上,在操作者的手中,棉线变得柔韧有劲,小小的木也“活”了起来:舞剑、跑马、踢球,甚至写字,表演精彩绝伦,让人大开眼界。这就是流行于广东五华上百年的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 

  14日,记者特地去前往五华木偶剧团,探访这传奇的民间艺术。 

  在五华木偶剧团排练场,提线木偶传承人李新贤十指舞动,轻巧提拉手中的线,操控一个现代装扮的小木偶握着蘸满墨汁的毛笔,在白纸上挥笔直书,顷刻“盛世中华”四个大字一气呵成跃然纸上。精湛的技巧直让人叫绝。 

  据了解,五华提线木偶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木偶戏主要活跃于乡村、民间喜庆、庙会等场所深受当地乡民的喜爱。 

  五华木偶戏表演生动有趣,舞台演唱曲调以汉调为主,中间穿插客家山歌、采茶小调等,对白用客家方言,深受粤东客家乡民的喜爱。鼎盛时,五华全县拥有林华堂、新华堂、应华堂、英华堂等20多个木偶戏班,演出多部脍炙人口的木偶戏,演出足迹遍及粤东十多个客家方言地区和周边相邻地区。 

  据李新贤介绍,近年来,为了丰富演出演出效果,五华提线木偶推陈出新,将木偶表演的12根线增加至20多根,不仅提高了原有木偶头、腰、腿、手等动作的表演能力,而且使手腕、手指及五官也能表演自如、栩栩如生,从而衍生了更多高难度动作,如跑马、驾车、踢球等。 

  但让人担忧的是,如今在素有“木偶之乡”之称的五华,像李新贤这样精通木偶表演技艺的艺人已屈指可数,他不得不担当起了传承提线木偶的重任。“由于经费有限以及年轻人观念的转变,提线木偶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尤其是提线木偶的创作、编导、木偶制作等方面的人才缺乏”,李新贤说。 

  目前为了加大对提线木偶的保护力度,五华文化局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对专业剧团、民间木偶剧团和木偶戏艺人加以保护,并资助传人习艺、传艺。 

【编辑: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