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岭南写真:薪火相传的广东潮州邱氏大屏灯

http://www.redrum-tech.com    2010年12月04日 16:42     来源:36365.com

  中新广东网潮州12月3日电 题:薪火相传的广东潮州邱氏大屏灯 

  作者 李怡青 陈妍 沈潘松  

  在广东潮州历史悠久的三饶镇,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大屏灯,据三饶邱氏理事会理事邱子远介绍,大屏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很多传统技艺日渐式微的今天,邱氏大屏灯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自1988年起,三饶镇棕树社几乎每年都举行大屏灯会,社里一千多名邱氏族人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大屏灯制作技艺。  

  大屏灯是花灯的一种,传统的大屏灯,丈八宽,丈二高,三尺深,多反映戏剧情景故事。传统大屏灯,因灯大又细腻闻名,燃亮时,需要同时点着两百多盏豆油灯,十分壮观而精美,而且还需要专人看管。大屏灯上许多细微的装饰物,飞禽走兽、各式昆虫花卉等,都需要十几道制作工序。  

  潮州饶平于1477年建县,三饶镇是饶平县的老县城,大屏灯是三饶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制作大屏灯的装饰品,每一件都是用纸张、树叶、布等材料,通过精工的雕刻、卷折、粘合而成的,涂上颜料以后,看上去栩栩如生。邱子远告诉笔者,每年制作的大屏灯,在正月展出完毕之后,就会被拆分开,然后分赠给对本宗族作出过贡献的族人收藏,因此,邱氏族人每年都需要制作一屏新的大屏灯。  

  三饶镇文化站前站长钱明治向笔者介绍,邱氏是第一个迁入三饶的宗族,被誉为“先邑名家”。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 三饶开始举办游神赛会大活动,把原来分散的赛会改为集中活动,将六个社的小屏花灯,改由一个社主办一屏“大屏灯”,知县裁定“大屏灯”由城内棕树社邱氏承办。从此,三饶“大屏灯”一直由邱氏制作。当时的邱氏宗族还专门将一块田地的收入划出来,作为每年制作大屏灯的经费,而族里的四个“房头”则轮流负责动手制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邱氏宗族已经没有固定的集体收入,但每年到了制作大屏灯的时候,族人依然会自觉捐赠经费并集体动手制作。邱子远说,大屏灯的制作过程复杂而且繁琐,精致又细腻,由不得半点马虎。  

  一副大屏灯需要10多人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合力制作而成,如今邱氏族人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年制作大屏灯,族里的男女老少只要有空闲时间,都会前来帮忙。笔者在邱氏理事会见到的去年制作的大屏灯就是族里人轮流着一手一脚做起来的,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才14、5岁。  

  三饶邱氏在清代、民国期间曾有过几个出外潮,现在本地的邱氏只有1千多人,但在世界各地的邱氏族人却以百万计,单台湾省就有40多万邱氏族人,每年世界各地的族人和外乡的人都会回来看大屏灯。大屏灯在邱氏族人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副工艺品,它更像是深深刻在族人心中的烙印,不管走得多远,都记得自己的根。据介绍,大屏灯制作曾经中断了40年之久,1988年元宵灯会时,棕树社邱氏族人恢复制作大屏灯,此后,这门艺术焕发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代代相传,并且日益被发扬光大。

【编辑:七兮】